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
圖說: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應菲律賓 San Carlos 大學哲學系及 SOPHIA 學生組織邀請,出席其第八次「Virginia L. Jayme Lecture」,以主題「人間佛教面對危機中的世界」(Humanistic Buddhism for a World in Crisis)客座授課。 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南天大學客座授課 「五和」提升生活品質
2021-10-18
10月8日,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應菲律賓 San Carlos 大學哲學系及 SOPHIA 學生組織邀請,出席其第八次「Virginia L. Jayme Lecture」,以主題「人間佛教面對危機中的世界」(Humanistic Buddhism for a World in Crisis)客座授課,吸引 San Carlos 大學、光明大學、Cebu 科技大學學生及學者等逾300人上線參加。
法師首先指出,影響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及精神疾病,主要是源自人類的觀感,以錯誤的「自我」及「自身利益」為中心;法師引用《法句經》的「飢為最大病……知足最上財」,同時亦引用哲學家 Carl Jung 在「The Symbolic Life」的分析,指出「人類最大的危險不是飢荒,不是地震……而是人本身」詳細闡釋,人類的自我、自私、無窮的貪婪與無止境欲望,是造成人類面臨的痛苦的真正原因。
法師進一步引用「美國宗教學會主席」Laurie Zoloth 向一萬名學者發出緊急呼籲,需要急切關注氣候變化的嚴重性,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與不安;解決方案可以用植樹、採用植物性飲食、減少浪費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如何能夠減少內心困擾?」法師建議需要脫離慾望的循環、視「自我」為一種虛幻與無常的結構,明白大眾是相互依存,因此需要互相關懷與幫助;同時在生活上需要修持「四無量心」的「慈、悲、喜、捨」,實踐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倡導的「五和」,包括「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和諧是由自己做起,推廣至全世界。
「如何共同創造最好的未來世界?」法師邀請與會大眾以「四無量心」及「五和」作為思考基礎,一起分享什麼是未來美好的理想世界?大家回應分享以「和諧、互相尊重」,「沒有戰爭、沒有飢餓、沒有貧窮、停止歧視」,「沒有疫情、沒有污染」等作為未來美好世界的理想。
講座開放線上提及問題,法師一一回答,其中有提問「什麼是人間佛教?」法師引用大師對「人間佛教」的詮釋,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同時強調「人間佛教」是需要落實在生活上,是在人間修行的大法門。為讓與會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佛教,法師介紹11月份在線上舉行的「人間佛教座談會」(Symposium on Humanistic Buddhism)及在周日定期舉行的「社區實踐分享」(Community of Practices),歡迎大眾報名參加。
SOPHIA 學生組織主席 Thresha Dar 感謝法師為 San Carlos 大學哲學系客座授課,將佛教的智慧應用在面對及處理外在環保及內心因素造成的生活困擾,同時希望大家將講座的重點,如和諧、慈悲、希望、同體共生等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服務社區上,建設和平共存社會。
「人間佛教座談會」報名網站︰https://hbsymposium.fgsihb.org/
「社區實踐分享」︰ https://community.thebbep.org/
法師首先指出,影響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及精神疾病,主要是源自人類的觀感,以錯誤的「自我」及「自身利益」為中心;法師引用《法句經》的「飢為最大病……知足最上財」,同時亦引用哲學家 Carl Jung 在「The Symbolic Life」的分析,指出「人類最大的危險不是飢荒,不是地震……而是人本身」詳細闡釋,人類的自我、自私、無窮的貪婪與無止境欲望,是造成人類面臨的痛苦的真正原因。
法師進一步引用「美國宗教學會主席」Laurie Zoloth 向一萬名學者發出緊急呼籲,需要急切關注氣候變化的嚴重性,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與不安;解決方案可以用植樹、採用植物性飲食、減少浪費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如何能夠減少內心困擾?」法師建議需要脫離慾望的循環、視「自我」為一種虛幻與無常的結構,明白大眾是相互依存,因此需要互相關懷與幫助;同時在生活上需要修持「四無量心」的「慈、悲、喜、捨」,實踐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倡導的「五和」,包括「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和諧是由自己做起,推廣至全世界。
「如何共同創造最好的未來世界?」法師邀請與會大眾以「四無量心」及「五和」作為思考基礎,一起分享什麼是未來美好的理想世界?大家回應分享以「和諧、互相尊重」,「沒有戰爭、沒有飢餓、沒有貧窮、停止歧視」,「沒有疫情、沒有污染」等作為未來美好世界的理想。
講座開放線上提及問題,法師一一回答,其中有提問「什麼是人間佛教?」法師引用大師對「人間佛教」的詮釋,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同時強調「人間佛教」是需要落實在生活上,是在人間修行的大法門。為讓與會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佛教,法師介紹11月份在線上舉行的「人間佛教座談會」(Symposium on Humanistic Buddhism)及在周日定期舉行的「社區實踐分享」(Community of Practices),歡迎大眾報名參加。
SOPHIA 學生組織主席 Thresha Dar 感謝法師為 San Carlos 大學哲學系客座授課,將佛教的智慧應用在面對及處理外在環保及內心因素造成的生活困擾,同時希望大家將講座的重點,如和諧、慈悲、希望、同體共生等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服務社區上,建設和平共存社會。
「人間佛教座談會」報名網站︰https://hbsymposium.fgsihb.org/
「社區實踐分享」︰ https://community.thebbep.org/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